详细介绍
2024年8月16日,由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新华网、天津市浙江商会、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河北工业大学等联合主办的高校科学技术创新论坛暨新华网教育论坛校友经济分论坛在天津举办。论坛名誉主席,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原副校长元英进,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韩旭;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周玉;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田力普;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程路等嘉宾和来自多家高校、校友会联盟、商协会、企业等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北省唐山市和天津市各委、办、局、区的嘉宾七百余人结合校企融合、校友经济等话题,一同探讨利用“校友经济”助推科学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想法和新路径。
周玉认为,“产学研用”必须紧密结合。近十年来,“产学研用”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日趋成熟,高校和企业不断配合,产学研用协同联盟逐步扩大,高校与行业间、高校与城市间不断交流融合,探索出了满足社会需求、政府支持、大学支持、创新驱动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一同成长模式。
“当今世界更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全球化思维,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高品质人才。”张景安表示,高校是培育创新和人才的前沿阵地,强化教学科研联动,促进教学科研深层次地融合,促进创新实践与企业需求融合,增强高校与企业一同创新的活力,营造开放的高校科研生态、和谐的学术氛围以及活跃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更多高品质人才。
丁水汀表示,在新型劳动者即“三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亟需建立与之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应用型大学要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和高校分类发展理念重构高校治理架构。从“学校-学院”的平面架构转变为“学校-学院-研究院”的立体架构,根据教师的专长和岗位需求来做分类培养和评价,同时通过差异化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实现教师分类发展和学生分类培养。
王成录表示,数字人才生态建设需要多方合作,携手推进,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形成引才、育才、留才的良性循环。目前,深开鸿已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信创学院,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创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与哈工大、南科大等高校在师资互聘、人才教育培训、科研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活动策划、教材共建和能力提升方面做了诸多合作。
赵小明表示,随着环境探测、认知决策、自动控制等技术的进展,我国在船舶航行、信息感知、态势评估、航行决策与综合控制等方面的智能化工作持续深入。“作为科技工作人员,我们在船舶智能航行控制领域还需深耕细作、自立自强,为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贡献自身力量。”
郑炜表示,要建立“城市·母校·校友会·校友”四位一体校友经济模式,以校友会联盟为主导,以校友会为纽带来发挥校友经济的作用。生活工作的城市是校友的第二故乡,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美好;校友与“母校”同频共情,有情感连接;校友会是母校在当地城市的代表机构,上通母校、下连校友、横向连接政府和校友企业;以校友会和校友会联盟为纽带整合资源,能形成资源池、资源库和资源矩阵,为经济的繁荣发挥巨大作用。
吴敬元分享了天津市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在服务技术双向转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平创“一流程、两支撑、三培育”的“123”特色服务模式,即遴选出转化应用前景良好、具备实际转化条件的科技成果,发挥服务组织与专家人才优势提供支撑作用,并紧紧围绕“产业、技术、人才”三方面开展培育,不断探索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的高效路径。
日前,“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论坛”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举办。本次活动由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天津市浙江商会、天津市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产业创新集群开发分会主办,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天津分部、校友(天津)共享科技智库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论坛聚焦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多位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及专家参与交流研讨。
胡清华表示,大模型与生成式AI是当前人工智能热潮中的焦点。今年“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期,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到2026年,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AI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抓手和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李铁军在题为《建筑机器人关键技术探索与产业化思考》的主题报告中,从建筑机器人的需求与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研发与实践、产业化思考等四个方面对建筑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进行思考、解读,更提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的展望。
彭宇新介绍,在大模型技术驱动下,人体动作理解与生成技术在个性化训练、医疗康复、智能安全监控、社交媒体互动以及虚拟数字形象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彭宇新基于这一背景,指出运动分析的重要性。“运动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相较粗粒度、单模态的运动分析而言,细粒度、多模态运动分析技术能够更加准确描述真实世界,但也面临着更多技术上的挑战。”
杨易结合团队研究成果,生动展示了混合模型协同在解决特定领域问题时展现出的显著优势。他表示,混合模型协同策略充分利用了大模型的强大生成能力和领域专用模型的专业性,不仅可以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效果,还能增强系统的可解释性、计算效率等,从而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展现出优势。
16日,由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天津市浙江商会、天津市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产业创新集群开发分会共同主办的“推进低空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中国民航大学举办。论坛包括参观展示、9场主题报告和1场圆桌论坛。活动中,德国TENSOR AG飞机公司与中国民航大学达成相关合作意向。
杨金才以《中国民用无人机与低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为题展开分享,系统梳理了中国关于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及历史沿革。他表示,目前我国低空经济产业正呈现出政策引领与规划先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产业链完善与产业聚集、安全监管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发挥着主导作用, 覆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张业伟围绕新能源飞机发展,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在型号和技术方面,要多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做到动力先行;要科学有序地研发电动飞机,重视验证机在航空器发展中的作用;要同步推进适航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
李大庆以《面向低空体系安全的数字靶场研究》为题,从重大问题、科学挑战、解决思路三方面展开介绍。他表示,在面向低空体系安全的数字靶场研究中,传统安全技术已经无法消解未来场景下的系统性风险。在系统设计方面,“单系统+积木式综合”难以同时考虑子系统间的动态、关联,即单系统分析难以理解体系层面的风险传播;在系统试验方面,实物试验成本高、复用性差、开发周期长、难以灵活调整,难以基于系统全生命周期运行规律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在安全测试方面,“找漏洞+被动防御”的模式难以从攻防角度深度挖掘脆弱点。
燕雪峰表示,低空经济服务覆盖交通、物流、教育等多方面,2023年以来,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案,低空经济已经进入普及应用阶段。“发展低空经济首先要明确如何开放更安全的空域以及如何创造实用、有爆发式成长潜力的应用场景,通过加速低空资源要素化、深化低空要素市场化、推进低空市场资本化等路径发展低空经济,并进一步形成‘政、端、网、云、用’的一体化数据处理流程和解决方案。”
日前,“校友经济发展50人论坛”在天津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会联盟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助推校友经济发展、驱动科学技术创新相关话题。本次论坛上,由青岛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与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共同促成的校友经济科技发展落地项目——“哈不大”精酿啤酒合作项目和由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与天津大时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合作的助力校友服务校友的相关项目签约。
郑炜表示,要让校友会和校友会联盟发挥好辐射作用,充分挖掘各校友会背后“母校”和校友中“隐藏”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使校友经济成为助力校友成长成才、赋能全体校友企业发展壮大的普惠经济,成为助力所有经济形态发展的普适经济,成为助力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
王璞回顾了从2005年中国MBA发展论坛,到如今校友经济发展50人论坛的发展过程,他表示,每次活动都见证了校友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谈到下一阶段的计划,王璞表示,今年计划设立主席团,由原先的两位发起主席扩展为十六位共同主席,共同为校友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论坛还将聘请名誉主席,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指导。他说,“校友经济发展50人论坛”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姿态,推动海内外高校和校友交流与合作。此外,还将组建若干个委员会,为校友们提供发展自身兴趣的平台,并为校友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意。
刘萌表示,当今时代,校友经济的三大创造体现在:内涵外延的拓展、内驱力的增强以及应用场景的多样。校友经济推动者,已经由高校推动转变为城市、高校和校友共同推动。而其中,校友会和校友会联盟已成为重要驱动力,校友经济对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从“双招双引”扩展到“双创双投”乃至更多领域。他表示,近年来,武汉、广州、重庆、天津等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校友经济,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发展“校友经济”。
在运行机制方面,郭宏提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轮值制,采用轮值理事长团队统筹、各体育赛事专委会专班团队协同、执行秘书长团队负责落地的机制,实现资源有效整合、高效运作,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运营体系,推动平台自我循环、健康发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用于快速检测杂粮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可调节式微阵列芯片
山东国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产自主可控镁合金挤压变型技术的突破及应用
易控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全面替代西门子的KRmotion智能控制器
江苏希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IM+全民主动健康”医康养结合综合解决方案
北京九天行歌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首家商业火箭推进剂贮箱和箭体制造单位
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2所高校在津校友会发起,北大、清华、南开、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津校友会加入,天津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为行业主管单位,2021年4月27日在天津正式成立。是全国最早正式申请注册致力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校友会联盟科技服务社团组织,现有会员“母校”113所。研究会的使命:让科技人员人尽其才,使科技成果物尽其用。研究会的愿景:把“校友科技智库”平台打造成为:1、全国高校、校友会、校友的综合资源聚集中心。2、海内外高校科技成果的汇集、展示、转化、交易中心。3、中小企业的技术、人才、服务、科技创新支撑中心。
天津市浙江商会始终秉承“团结、创新、诚信、服务”宗旨,服务社会。目前所涉行业横跨金融科技、地产、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数字商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并涌现了一批卓越的企业和品牌。
商会在津浙两地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招商引资、服务会员、慈善公益”的工作,成立了浙青会、女企联、浙商文化艺术研究院和天津浙商服务中心,全方面、多层次为企业服务。
广大浙商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赠 6.2亿。荣获天津市“国内招商引资工作特别奖”、“双向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首批并三次获评天津五A级社会组织,获评全国工商联全国“四好”商会,国家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新华网是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网站。作为新华社全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主要传播平台,拥有31个地方频道以及英、法、西、俄、阿、日、韩、德、葡等多种语言频道,重大新闻首发率和转载率遥遥领先国内其他网络媒体。新华网是全球网民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致力于为全球网民提供最权威最及时的新闻信息服务,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国家队、主力军,新华网不断创新传播理念和发展模式,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央重点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全球传播与服务平台。
天津市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是天津市批准成立的市级公益性平台,由河西区承载,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建设和运营,肩负先进技术成果的展示对接、成果转化和综合服务保障三项核心职能,聚焦“民”、“民参军”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化,是天津市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抓手。转化平台立足天津、辐射京冀、面向全国,以构建对接渠道、创新转化模式、整合现有资源、综合服务业务为建设思路,通过“一流程、两支撑、三培育”的“123”特色服务体系为成果供给方、需求方和产业者、社会资本之间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市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中心所属企业,作为天开高教科创园平台运营主体,前身为天津科技融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11亿,有天津市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中心、高新区海泰资本、东丽区东方国润、南开区科创国资、武清开发区总公司、西青区学府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津南区海教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7方股东。现有综合办公室、财务部、政策法务部、园区运营部、企业招商部(校友事业部)、科技服务部、科技金融部等7个部门,提供特色招商、专业投资、金融生态、载体运营、科技咨询等多方位服务,全力打造天开高教科创园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圈。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稳步提升。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注明:本排序依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学校标识码’序号”进行排序)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