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重组前为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在实验室的发展中,聚焦精密与微纳制造技术、工业母机与关键功能部件、增材与生物制造、智能传感系统、设备正常运行监测等方向,实现了精密与微纳制造的原理创新与关键设备研制。为制造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实验室在建设和运行中,瞄准制造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创新研究、工程应用、开放共享、平台支撑,实验室建立以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9项。在2013年和2018年实验室评估中连续两次获评优秀。实验室主任为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东明院士。
实验室研究方向定位是: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展精密微纳制造创新方法、建造核心微纳制造装备和器件、构建完整技术链条,形成精密微纳制造的国家级平台。
实验室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微纳制造的原理创新与关键设备研制,强化人才队伍和实验平台建设,注重原始创新和国家需求密切结合,注重工艺研究与装备自主开发相结合,将单元技术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形成了本实验室的学术特色和技术,为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本实验室的前身是1985年由原国家计委投资建设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建成并向国内外开放,2011年科技部批准重建“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坚持“饮水思源,和谐奋进”,经过30余年的建设、运行和发展,已成为中国力学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及高级力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实验室研究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与服役中的共性核心问题—“结构强度与振动”,为提高机械结构的内在品质、效率及设计水平、确保装备安全,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服务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聚焦能源动力、航天航空装备等国家重大需求及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围绕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与技术、数值算法和软件等,实验室设立如下四个研究方向:1. 固体强度理论与失效机理2. 智能材料力学与结构多功能化
实验室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现有仪器设施总价值逾2亿元,其中30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63台套(50万以上40台套、100万元以上18台套)。实验室拥有亚洲唯一MTS双轴材料试验系统、自主研发亚洲最高(30m)落锤冲击实验系统;建成从高温到低温、高速到低速、大载荷到小载荷的体系完整的多场复杂加载、微观分析、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强度和振动实验系统。
近年来,实验室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优秀人才30余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6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50岁及以下人员57人、占75%,15人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队伍中有国家级人才18人次,国家重大科学技术计划获得者/负责人14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17人/58人次担任国际学术职务,其中国际学术期刊主编4人次。实验室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两个)和“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校111引智计划”团队(两个)。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符合常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
实验室围绕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同时重视各方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取得了系统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建立的高温热障涂层强度理论与制备技术、电-磁-力-热-流体全耦合结构分析方法等重要成果已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托克马克装置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有力推动了我国能源动力装备自主研发;设计研制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系列新型力电耦合器件,为我国10余颗卫星研制了航天产品正样,已在轨服役或即将发射,为我国卫星通信的高精确控制提供了共性关键技术;在软机器、复杂三维结构平面制造、热固性复合材料连接等国际学术前沿取得了突破,形成了相关变革性技术原型。
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重组前为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 2013年评估优秀。2023年重组完成。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别朝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舒印彪院士。
实验室在“双碳”国家重要战略目标下,以电工材料自主可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聚焦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卡脖子”难题,布局电工新材料设计与研制,多组分绝缘放电与调控,高性能封装材料与集成,特种电气功能材料优化等四项研究任务,通过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建立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研究的国家技术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实验室是我国唯一将电工材料、电气绝缘与电力装备融合贯通研究的实验室。结合学科前沿和时代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立了系统的电气绝缘理论研究体系和完备的电力装备研发体系,交流 1000kV、直流±800kV 和±1100kV 等特高压重大输电工程、±500kV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 个项目列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重大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制定了 26 项特高压设备规范/标准,套管和开关等多项成果国内独有,核心指标国际领先,是国家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的特殊/重要贡献单位,获国家科技三大奖 21 项,科研成果转化显著。牵头制定7项 IEC 国际标准,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实验室注重多学科交叉,形成了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电力装备贯通研究的创新团队。现有固定人员166名,4位院士为战略科学家,国家领军人才23名,国家青年人才34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团队。实验室注重人才教育培训,站内博士后57名,在读研究生1893名。实验室研究设施完备、系统,科研条件处于国际上大学同类实验室领先水平。建设中的“智慧输变电装备多工况模拟试验平台”、“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大型研究平台将变成全球一流的学科交叉、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创新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前身为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我国著名能源动力科学家陈学俊教授1991年创立,连续四次被评为工程领域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获国家科技成果奖项 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2023年重组为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郭烈锦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金红光院士。实验室定位为绿色氢电生产与应用原创性理论与变革性技术探讨研究,聚焦太阳能、煤及碳基能源、核能多源清洁高效制氢发电,氢储输加注技术与装备,以及绿色氢电工业用能替代的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构建绿色氢电多能融合供能与应用生态,旨在建立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绿色氢电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助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我国抢占绿色氢电能源战略制高点与竞争新高地构筑先发先成优势。
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及国家人才教育培训高地,同时也是科技部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基地、以及陕西省党外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实验室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举办科普大讲堂,以传承科学家精神,弘扬西迁精神,展示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传播创新理念,展现能源前沿,激发创新活力,驱动能源变革,助力双碳战略,励志能源强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西安交通大学”,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TikTok 恢复在美服务;微信 iOS 版大规模灰度 CallKit;黄仁勋:英伟达在中国离职率全球最低|Do早报
男子为证明被蟒蛇吞入腹中,能否用手里的刀逃脱,主动投喂巨蟒,结果出乎意料
CBA积分榜 广东9连胜杀至第5 广厦一枝独秀 4-8名积分相同 北京掉队
郭艾伦27+12广州遭山西逆转吞五连败 张宁19+6+6古德温31+7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