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近日,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的30兆瓦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图为1月18日,项目运维人员在整理光伏板线路。聂新鑫 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聂新鑫 自西藏隆子报道1月18日早上9点多,太阳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列麦乡的群山背后升起,阳光照耀着51840块光伏板,金光闪闪。山下中控室的电脑屏幕上,设备功率从零开始跳跃增长,光伏“醒”了。
隆子县列麦乡3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海拔4200米,是继措美哲古风电项目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青藏高原投资建设的又一新能源项目。该项目由三峡能源西藏分公司承担建设,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战,日前完成并网,正式投用。眼下,正是迎峰度冬高峰,运行维护任务交到了赵鑫山的团队。
团队四人里,数家在西宁的赵鑫山年龄最大。由于长期在一线岁的他看起来略显沧桑。最小的扎西多杰大学毕业刚两年,皮肤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来自重庆的袁旭,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小组成员王明亮刚结束连续30天的值守回四川探亲,将在春节前返岗。
“项目并网不到一周,设备正常运行稳定性还需要大家多留意,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早会上,赵鑫山重申需要注意的几点,分配好任务。袁旭继续值守中控室,盯住设备指标,做好日常报表以及与国家电网等单位沟通协调工作。
扎西坐上皮卡车,沿盘山公路到达光伏场区,逐一测试场区通信线路。“再过几天,场区的监控就能接上中控电脑,这样观察光伏板运作情况就会更便利。”扎西说。
山上阳光炽热,照得人睁不开眼。又有强风不断,扬起漫天尘土。“我们这是个草光互补项目,别看现在到处光秃秃。等夏天一到,光伏板下面都是绿油油的牧草,好看得很。”赵鑫山说。
赵鑫山在火电厂工作了20余年,2020年进入三峡集团从事清洁能源运维工作。隆子县光照资源丰富,项目配套建设有储能系统,确保白天晚上都能供电,有力保障了当地用电。“项目使用的智慧运维系统,能自动诊断故障,提供风险预警,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一线运维人员的压力。”赵鑫山说,他打心里喜欢这份工作。
晚上6点多,通信测试进展顺利,扎西也松了口气。吃完晚饭,他回到宿舍,顺手抄起床边桌上路遥的《人生》,翻到之前读到的地方,低头读了起来。扎西最喜欢路遥的书,《平凡的世界》深深影响着他,“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挫折困难,都要调整好情绪,积极乐观面对。”
赵鑫山在电话里和在中控室值班的袁旭商量起春节值班安排,“我买了电磁炉,准备除夕一起包饺子,就是擀皮不太拿手。”
入夜,中控室外温度降到了零下12摄氏度。袁旭统计完当天发电数据,做好设备巡检,看到电脑屏幕上各项指标正常,运行平稳,这才放心休息。
城市已然入睡。喜马拉雅山北麓措美哲古的大风车还在转动,列麦光伏项目的储能设备也在源源不断释放电能。这个春节,赵鑫山和他的团队将与这高原的“风”“光”一起,守护万家灯火。
从开车前往山南隆子县,车程大约四个半小时,沿途要翻越两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垭口。到了海拔3980米的县城,继续驱车12公里,到达位于列麦乡的三峡能源隆子县光伏项目的开关站。再开半小时,经过列麦村,转过一道道回头弯,沿山路盘旋而上,才能来到这一个项目的光伏板铺设场区,此时海拔已达4200米。
眼前5万多块光伏板,在高原日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而我们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呼吸急促、头痛欲裂。很难来想象,这一个项目的建设者、运维者,每天又是克服着怎样的困难,忍高反、抢工期、拼质量、保安全,才能让这个惠民保供项目如期并网发电,让清洁的光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我们现在站的这一个地区叫革命坝……”负责前期筹备、现场勘测以及统筹推进等工作的三峡能源西藏分公司投资开发部主任彭洪特地告诉我们光伏场区选址背后的故事。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列麦全乡耕地面积仅有1100多亩,粮食年产不足30万斤。上世纪60年代,翻身农奴出身的列麦公社书记仁增旺杰带领公社男女老少在海拔4200米的桑钦坝上开荒种地。未解决灌溉难题,又从海拔近5000米的莫拉山上引水。凭着决心与苦干,硬是向荒山要来了良田,硬是修通了一条西藏版的红旗渠。列麦人民把桑钦坝改叫“革命坝”,将水渠命名为“幸福渠”。1971年全乡耕地面积扩大至2300多亩,粮食年产量达到77万斤,列麦彻底告别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岁月变迁,如今革命坝早已退耕。光伏场区选址在革命坝,既是因为这里向阳开阔、地形平整,也因为这里承载着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时至今日,幸福渠依然是列麦的灌溉水源。说起坝子上光伏板的清洗和其他用水问题,正在场区巡检的赵鑫山笑着说:“咱这不缺水,幸福渠就在旁边。”
前不久,项目已完成并网发电,赶工期时的大部队已经陆续撤离。开关站仅留下四五个人负责日常运维。建设团队中,有个藏族小伙子叫维莎,过几天就要结束这里的任务,回家乡那曲市与家人过年团聚。维莎今年28岁,家里兄弟姐妹7个,2022年他从青海大学毕业来到三峡能源就职。我们问他“维莎”在藏语里是啥意思。他回答是“发光”。大家都笑了,“真是巧了,你现在不就正干着‘发光的事业’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聂新鑫 徐菱骏)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合影。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助老食堂一餐热饭 温暖银龄幸福“食”光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