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1、Chiplet是一种新兴的芯片设计、封装技术,相较SoC,Chiplet把芯片中不同模块在不同晶圆和工艺上制造,然后再封装到一起,能够降低芯片制造成本、优化性能、改善良率。
2、Chiplet是一种新兴的芯片设计、封装技术,相较SoC,Chiplet把芯片中不同模块在不同晶圆和工艺上制造,然后再封装到一起,能够降低芯片制造成本、优化性能、改善良率。
1)复杂SoC芯片简化为Chiplet设计∶复杂SoC芯片CP和FT全都测,且均用高端测试机;改为Chiplet,在CP测试阶段,对其中简单的模块、模拟模块等会改用低端、模拟测试机来测试以节省成本,增加对模拟等测试机的需求。
2)多颗简单独立的芯片,集成为Chiplet芯片。简单的独立的芯片,在CP测试时一般不测或抽测,FT全测。做成Chiplet,因封装成本比较高,因此会要求CP全测,增加对模拟、中低端测试机需求;在FT测试时,会增加对中高端测试机的需求。
4、无论哪种情况,晶圆测试时都会增加对模拟、中低端测试机的需求,利好国产半导体测试机,如华峰8200/8300等;在终测的时候,复杂SoC芯片简化为Chiplet设计这样的一种情况不改变测试机需求,而多颗简单独立芯片集成为Chiplet芯片,会减少简单测试机需求,增加中高端测试机需求,中端的利好国产半导体测试机中的如华峰8300系列,高端的目前则由国外供应。
1、长存∶设备、材料、零件是今年增长较好的赛道,整体中报业绩良好。232 存储器的推出利好自身估值和安集、鼎龙、华海新科等抛光环节厂商。二期投入2000亿主要扩产232层存储器,一共10万片,预计后年满产。
安集∶长存抛光液一供,和鼎龙错位竞争,未来在长存的份额占比有望做到70%。湿化学品为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国内无竞争对手,且下游需求量开始上涨快速。预计2025年可能收入到30亿,利润到10亿,估值看300亿。
鼎龙∶长城抛光垫一供。抛光液业务预计年底到达批量阶段,可能拿到长存一期的20%份额,替代海外厂商。
江丰∶整体盈利在改善,主业务为靶材和零部件,零部件需求较好,增长快速,靶材今年也快速地增长。明后年给了5~10亿的指引,后续可能按50%去增长,整体给200多到300亿的估值。
中芯京城∶进度最快的国产线万片,目前在和华创、拓荆、盛美(清洗)、中微(刻蚀)等供应商一同开发14nm工艺。
2、相关标的∶拓荆在下个市场环境较好;芯源微也不错,空间挺大;材料主要看好安集、江丰,此外新莱、富创精密这两个零部件厂商也相对较好。
3、为什么至纯这么便宜?因为他进不去长存,很多国内市场也就做不进去了。此阶段大家更看重长期的空间和突破,可能会忽略估值。
1、华为与车厂之间的合作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模式,分别是智选模式、华为Inside模式和Tier1模式。目前华为的智选模式并不仅仅体现在智能驾驶领域,更多的是整车的合作,包括智能座舱、车身、三电系统等等。
2、华为与赛力斯智选模式的合作没有采用ADS无人驾驶,但是后面新发布的车型中也可能会逐步将ADS引入进来。北汽和华为目前的合作是HI模式,后续可能会考虑参与到智选模式中来。现在和华为以HI模式进行合作的车厂很多,包括广汽和奥迪等等。就Tier1模式而言,华为和很多主机厂在此模式下进行合作,包括比亚迪、长城、吉利等等。Tier1模式中,整个合作主要是以主机厂来牵头推进,华为主要负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和相关算法。
3、主机厂自身的研发能力很关键。华为HI模式下,整车的传感器、座舱和车内通信等都是华为主导的。在Tier1模式下,整车设计主要以主机厂为主,华为要适配主机厂的接口。另外一点就是考虑主机厂的市场地位。三种合作模式中,Tier1模式合作的周期很长,一些主机厂可能等不了,华为HI模式和智选模式速度会快一点,其中智选模式是最快的。
4、华为一直走软硬一体化的风格,对于市场较小的芯片和传感器之类,华为愿意采用第三方,但是对于大的细分市场,华为主要靠自研。
5、在芯片这一块,华为MDC芯片主流是7nm的。在华为MDC芯片刚问世的时候,相比于同类型主流芯片,MDC水平是非常先进的,算力能够达到200TOPS。
因为制裁的原因,华为目前有考虑把芯片制程转换。同样的算力,对于7nm和14nm制程的芯片来说,两者的功耗不仅仅会相差数倍,而且整个芯片底板的设计、冷却等等都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对于车机而言,由7nm退回到14nm应该是极限了,不可能再退到28nm,否则就要压缩芯片的算力。
6、到目前为止,在自驾域领域英伟达一家独大。针对高通,华为早期也做过计算平台的适配,但是发现高通在GPU算力和模型适配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现在可能有一些变化。另外,地平线芯片的性价比是很高的,如果只是做简单的L2功能,不考虑多传感器复杂的算法,地平线芯片是能做到的,而且地平线目前并没有受到制裁。
7、激光雷达的成本很难比视觉方案便宜,激光雷达内部流程是从发射器到回收器,除非在设计原理上有巨大突破,激光雷达的成本不可能低于毫米波雷达。在未来,激光雷达会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但除了成本,还需要仔细考虑功耗问题。所以和一个车上装载7-8个摄像头相比,激光雷达只会装载1-3个。因此,即使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规模也不会大规模铺开
1、公司年产2400万颗智能汽车光学镜头及600万颗影像模组产业化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并计划于2025年底前形成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各5000万光学40%增长全部来自于车载光学和高清广角的增长,最重要的是毛利率,整体光学毛利率同比提升10%。显示了车载光学和高清广角占比的大幅度提高。有点像德赛西威一两年前的情况,卡位完成了,剩下就等着放量。今年是蔚来比亚迪特斯拉,明后年这些客户本身就会保持高速成长。
3、华为是独供,机器镜头+模组,特斯拉的系统就算没进去,国内的跟进机器人系统也会有不错发展,机器人更难,要求更高。15亿,高清广角3亿,车载2.73亿,剩下是手机,手机没什么增长了。车载9X的增长。20%的净利润率,高清广角和车载。手机亏了几千万。机器视觉算在了高清广角里面,目前国内的都在解除,特斯拉机器视觉这块我们没接触。
1、公司基本的产品目前涵盖了光伏材料、家装新型消费建材、电子胶黏剂材料以及热熔环保粘接材料光伏封装胶膜。
2、公司当前单线万平米,与福斯特旗鼓相当。公司产线 米/分钟,福斯特产线米/分钟。公司新产线等大尺寸组件封装需求,旧产线亦可通过技改实现大尺寸兼容。7月已实现昆山14条线条线,考虑产能爬坡和原有产能对应2022/2023/2024年产量为1/3/5亿平米;公司胶膜价格与行业价格水平相当,单价比福斯特低两三分钱,满销情况下,胶膜业务对应2022/2023/2024年利润1/3/5亿元。远期展望二期产能,如果2023年上二期产能,提速还需要看厂房等固定资产的建设进展,很难再提速,进入2024年以后上二期产能会很快。
3、公司现有客户为东方日升、正泰电器、红太阳。公司胶膜业务拓张,产能坐五望三,势必需要拓展组件前五客户来消化产能。考虑L客户已有福斯特和海优新材,企业主要拓展方向是前四大组件厂里的其他三家客户。一家已完成导入,一家正在导入。胶膜导入期为6-9个月。
4、EVA粒子当前的紧缺对公司而言算机遇,胶膜企业当前无外乎分为老玩家和新玩家,EVA粒子厂家还需要仔细考虑和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站在EVA粒子厂的角度考虑,2022、2023年不用考虑销售问题,躺着就能卖钱,但是2024年EVA进入紧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状态下,对于上游粒子厂来说要解决的不仅有销售问题,还需要要解决客户问题。EVA粒子厂在这两年就需要找有实力、有成长性的公司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且以有合作记录的胶膜公司为优先。
5、公司EVA粒子海外采购七成,国内采购三成。海外主要采购自新加坡DBC、韩国和我国台湾。EVA粒子只能备货不能囤货,一是上游化工厂生产会排产;二是囤货成本高,EVA粒子单价3万元/吨,囤货金钱上的压力非常大,且还需要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因此也不可能会出现经销商囤积居奇的情况。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