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技术附件维修工匠邵恩东用创新为附件维修注入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 2024-11-03 作者: 电池类测试

详细介绍

  (通讯员:林声佳、李晓)2019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强调,创新是民航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民航企业应筑牢安全底线,提高运行效率,做好服务品质,提升经济效益,促进民航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民航维修是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航班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民航维修的质量和水平关系着民航业的发展。而在民航维修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逐步的提升民航维修技术,提升工作效率,数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助力中国民航维修业的发展,为民航强国贡献力量。海航技术附件维修事业部附件电子工程师邵恩东就是这里面一员,他在附件维修领域兢兢业业、创新劳动、不断钻研,研发出多种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设备,提升了附件维修的工作效率及品质。

  邵恩东,海航技术电子专业资深工程师,是海航技术年度董事长基金奖“创新明星”。他是同事眼中“软硬(软件与硬件)通吃”的大拿,精通VC++和LABCVI编程技术、PCB绘制、Altera公司的CPLD,FPGA软件编程技术、SQL数据库编程与硬件驱动程序的代码编写、USB, PCI/PCI-E,GPIB,LPT,ARINC429,RS232/422/485,CAN等总线协议的板卡设计和软件编程技术。工作上专攻机载计算机系统、高频/甚高频/超高频通讯系统。凭借着夯实的专业相关知识,他先后累计为公司修理各类地面设备800余件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18台、获得专利证书10余个。以FMC自动测试台、Boeing 737客机翼身过热全自动检测设备、ATC/DME系统自动化测试设备、PDL数据加载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为主要代表,先后共计为公司创造2000多万的产值。这样的一个研发大拿,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带着这样的好奇,笔者采访到了邵恩东本人。

  在问到邵恩东的成长经历时,他脸上露出平和的笑容,一段段回忆着他经历的成长岁月。那是1998年,刚从大学毕业的邵恩东,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顺利分配到西安一家国企工作,在不到2年的时间,他将厂里各个设备的电控研究的一清二楚,各类奇葩的故障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厂里没有他排除不了的故障。2000年,他被航空公司测试设备上各种形形的连接线缆所吸引,进入航空公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能独立工作,提前实现了自己1-2年掌握各项核心技术的目标。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他接触到的第一个独立工作件—747飞机上的PTC,该件每次送修故障都一样,他判断,这个现象绝非偶然,为此他每天一有空就研究这个件,终于经过无数次的探究,无数次的验证,邵恩东终于发现了这个件存在设计缺陷,向OEM原厂工程师用详实的模拟数据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他当时所在单位也因此成为OEM授权维修站点。

  “还记得2005年8月的一天,我约了两个同事一起踏上了这片椰风海韵、正待发展的海南热土,一同加入了海航,成为了一名航空部附件维修技术员。”邵恩东仿佛回到10多年前的那一天,若有所思地说。8月的海南并没有初秋的凉意,来自北方的他很快地适应了海南这宜人的气候。正是航空业大发展的时间,海南岛也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航空业的发展,一切都充满机遇,一切又充满挑战。上班的第二天,邵恩东就迎来了他的第一个挑战,一个性能不稳定的部件出现间歇性故障,当时海航的附件电子维修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员不多,这项工作就正好交给了邵恩东等几位新来的技术员,这算是入职后第一次工作上的能力的检验。拥有多年维修经验的他总结了一套属于自身个人的排故原则和思路:那就是明确思路再动手,想好了再做。接到任务后,邵恩东和同事首先研读CMM,缜密分析该部件的功能和电路图,仔细检查部件的内外元器件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会引起故障出现的小细节,终于经过严谨的检查和测试,发现间歇性故障起源于一个非常不显眼的问题——电插头被不明液体污染,豁然开朗的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时,在海航这样一家新成长起来的航空公司,维修方面这样的挑战很多,业务量大,面对的故障也更为复杂,这更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我喜欢这样的工作,当然,也有一群像我一样对维修喜欢追根究底的同事,有空大家就爱在一起讨论、学习,我喜欢这样的氛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邵恩东很快成为部门内公认的排故大拿,这个“大拿”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先后累计完成其他同事无法修理的部件维修达158件次,不少同事都给他竖起大拇指并纷纷前来向他讨教排故秘方。面对前来讨教的同事,他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会对讨教者正在修理的部件出现的疑难问题作实际的指导,“我并非万能的,但是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研究、进步,有的同事问到的问题真的很疑难,但是我们一起互相讨论讨论、研究研究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重新思考、自我提升的过程”,也为此,车间的好多排故能手大多是他的徒弟,车间团队的维修能力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邵恩东的排故水平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可喜欢研究的他,并没有止步于赞赏,相反地,他更加发奋努力。“我们和国际先进的部附件维修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几年航空业发展这么迅猛,要不断地突破,不断地用更加标准、智能的维修方式来提升效率和品质,不然很可能会被甩在后面。”在海航技术对创新格外的重视的大环境下,邵恩东作为海航技术附件电子电气维修专业的领跑者,许多新项目都是他带领同事一起呕心沥血开发出来的。

  擅于研究的邵恩东发现,目前国际主流测试设备基本都往全自动化、互联信息化、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大大降低人的因素,测试自动化是改变现状的必然选择。邵恩东根据这个方向设定项目研究目标,经过深入分析,完成客机飞行管理计算机(FMC)自动测试平台的开发,由测试程序自动完成所有的测试内容,并自动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并且测试台本身的测试也具备完整测试程序,便于日常维护和修理,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优势,为实现技术升级探索性项目积累了大量的开发实践经验,为后续大批量的技术升级坚定了基础。

  擅于总结的邵恩东还发现,每年换季工作中,翼身过热普查工作涉及飞机数量很多,总体工作量大,随着机队规模逐步扩大,数据收集将消耗巨大的时间和人力,需要提高数据测量及数据收集的工作效率,而目前该设备国内外都还没有现成可利用的成套自动化产品, 波音也没提供相关这类的产品信息,AMM手册推荐使用的都是利用LCR表进行人工测量,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也都是采用这类办法来进行维护飞机维护工作的。为此,邵恩东又带领同事一起研究出了波音737客机翼身过热全自动化检测设备,响应国家双创战略部署的落实,顺应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于邵恩东来说,这样的研究事例还有很多,比如涵盖民用客机几乎所有装机型号的ATC/DME使用统一的测试平台的研发、737机型的PDL数据加载机的研发等他都不遗余力。

  讲了这么多关于邵恩东的故事,很多人可能觉得他一定很聪明才能进步这么快,在短时间内成为大家公认的大拿,才能研究出这么多新的东西,但是他却说“技术上想要不断突破只有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与钻研,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只有所有民航从业者都不断钻研、不断的提高维修技术,我们才可以在民航维修业更好地立足。作为一名机务,就只是想多为公司多点事,多为中国民航做点事,这是我的使命。”

产品咨询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