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一个多月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和航天员一起进入太空的还有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产品。
航天员要在核心舱里生活3个月,衣食住行每一样都不是小事情。为了让航天员吃得更有营养、更加美味,太空舱里首次配备了微波炉用来给食品加热。近日,记者走进格兰仕,了解其背后的创新故事。
格兰仕航天微波炉开发项目负责人李丰说,在接受研发任务后,格兰仕第一时间启动了特种磁控管的研发,并通过零配件的集成创新,让航天微波炉达到了超一级能效。
“时间太紧了,大家夜以继日研发,丝毫不敢松懈。为了更好地沟通协同,经常就睡在办公的地方。”李丰说。
根据要求,航天微波炉在火箭升空过程中要经受住高频震荡,进入太空后要在空间站持续工作10年,而且必须做到在太空环境中快速加热,均匀烹饪。为了破解一系列“登天”的难题,格兰仕专门组建了航天微波炉项目团队,从2011年立项到2021年上天,可谓“十年磨一剑”。
“我们希望航天员在空间站能品味到家的味道,用做产品而非做设备的思维来做航天微波炉。”李丰和记者说,航天微波炉在空间站主要负责航天员的日常健康饮食烹饪,各方面指标要向“完美”标准看齐,研发团队通过日复一日精细研究和测试,力保航天微波炉从初期上天到后期服务都能正常运行。
格兰仕研发的航天微波炉,7分钟内便能完成3名宇航员的一餐主食;食物加热速度快,效率高,温度均匀,这背后离不开大量的技术创新。格兰仕研发人员和记者说,他们对微波炉磁控管、加热腔等核心零部件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设计,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磁控管的工作效率和航天微波炉结构的再造。
空间站对设施用品的规格、重量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制。为了减轻微波炉的体积,达到太空作业的可靠性要求,格兰仕研发人员一直在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本身的机械强度,并创造性采用紧固件、一体成型等创新工艺。同时,格兰仕还特制了变频微波电源代替传统高压变压器,大幅减轻产品重量。
从立项到第一台航天微波炉进入太空,花费了10年的时间,这也是格兰仕不断取得创新突破、产业链逐步自主可控的10年。
高效自主的生产制造背后,是强大的白色家电自我核心配套能力,格兰仕能自主生产包括磁控管、变压器、压缩机、电路板、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从根源上具备了引领产品升级换代的条件,为制造超一级能效、一流品质标准的家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格兰仕已然进入高水平发展的新时期,产业链进入到自主可控阶段。今年上半年,格兰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呈现出高水平发展的态势,集团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张建军 通讯员 李扬帆
“绝对安全”的通信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之一,从摩斯电码到电报、传真,从移动电话到网络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与通信安全相关的技术一直是科技界、产业界的重点攻关方向。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制的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14.8粒子微安流强、224兆电子伏能量的束流在靶稳定运行,创造了国际同类装置运行束流参数的最高流强纪录。
以晚清士人出洋记述为主线,分为水陆交通、街头见闻、西人器用、博物致知、格致之学五个单元
针对保障消费者颇为关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知》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目前研究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是由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过度沉积引发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损伤等一系列级联反应造成的。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脚下。 吐鲁番市“热经济”产业园内,高温干热汽车试验场的部分建设项目已竣工投产,陆续进入运行阶段。
(记者申少铁)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要求逐步加强和规范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工作,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在针对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登陆北上期间北方冷涡降水等多个历史个例的预报试验中,下一代大气数值模式的全球5公里分辨率预报优于当前的业务模式。
其中,《量子测量术语》界定了量子测量相关术语和定义,规范了量子测量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之间的术语一致性和逻辑完整性,是量子测量领域重要的基础性标准,为规范和统一量子测量科学研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基石。
预制菜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食品产业,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业转型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但预制菜也面临范围泛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花了钱的人预制菜是否添加防腐剂很担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这个的人说,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将全方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度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眼下,春风渐暖,春季农业生产也已进入大忙时节,全国春耕备耕正自南向北全面展开。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将进一步夯实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
五年来,多次考察中部六省,为中部地区谋新篇、开新局指引方向。我们选取产业转型、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制造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六个方面,跟着的足迹,通过卫星视角看中部崛起新图景。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非常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谁掌握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动权,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柳团队在近日出版的《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种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这类卡宾的分离表征拓展了人们对碳化学的认知,并有望促成双亲性主族元素化学的革新。
一项国际研究近期发现,陆生动物所能达到的最大奔跑速度受肌肉收缩速度和幅度这两个因素限制。而猎豹等中型陆生动物身上,这两个极限刚好能达到平衡。
未来航空,会是怎样?从材料到发动机,从通信到能源动力,人们在猜测,颠覆性的改变会从哪里发生?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清醒时相比,睡眠期间大多数生理功能会发生改变,例如心率、动脉血压、体温、激素分泌及免疫功能等。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3月17日开幕以来,记者采访参加会议的专家、企业代表,听听他们带来关于种业高水平发展的最新动态。
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站总数超337.7万个,5G移动电线亿户,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5G应用已深入千行百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产品咨询